我是如何选择插件的?
在前三篇文章里:
• Obsidian 入门篇(一):从劝退到真香,你只需要先搞懂这件事 • Obsidian 入门篇(二):如何无痛开始写下第一篇笔记? • Obsidian 入门篇(三):搞定多端同步,让你的笔记无处不在
我们已经把 Obsidian 的基本框架搭好了:有了自己的仓库,写下了第一篇日记,也打通了多设备间的同步。
接下来,很自然地,你会想要添置一些插件,让它用起来更便捷、更顺手。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你第一次点开「设置」里的「社区插件」,看到列表中那上千个名字各异、功能不明的插件时,大概率会和我当初一样,脑子里可能冒出以下问题:
• 「这么多?都是干什么用的?」 • 「哪个插件适合我?我又该从哪个开始?」 • 「装错了会不会把我的笔记搞坏?」
不用担心,这篇文章,我会分享新手刚开始使用 Obsidian,我个人比较推荐的十一个实用插件。
先聊原则:我不会安装什么插件?
在推荐具体插件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下我选择插件的个人原则。
那就是,我不会把 Obsidian 当成是一个「All in One」的万能工具。
对我来说,它的核心定位非常清晰:一个记录工具,一个服务于我思考和创作的第二大脑。
我记录,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给未来的自己看。
基于这个定位,我在选择插件时,唯一的标准就是:它能否让我更好地记录、连接和回顾我的想法?
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用任务管理插件、时间管理插件,把 Obsidian 打造成一个复杂的效率系统。
我不会这么做。
对我来说,任务管理有更专业的工具,比如滴答清单、TodoList、极简待办。
把所有东西都硬塞进 Obsidian,只会让它变得越来越臃肿,启动越来越慢,最终扼杀我打开它记录的欲望。
工具越纯粹,使用它的心智负担就越小。
所以,今天我推荐的,都不是那种功能强大到能改变 Obsidian 形态的插件,而是一些轻巧、实用,能立刻给你带来正反馈的插件。
安装下你的第一个插件
准备好了吗?我们来安装第一个插件。
打开 Obsidian,点击左下角的「全局设置」小齿轮,你会看到「核心插件」和「社区插件」,它俩的区别是:
• 核心插件:来自于官方,比如文件管理、日记、模板、搜索、关系图谱这些。 • 社区插件:Obsidian 的灵魂所在,里面有全世界开发者贡献的上千种插件,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而且都是免费。
点击「第三方插件」,你会看到一个「安全模式」的开关,需要先把它关掉。
看到「安全模式已关闭」的警告,不用在意,这只是官方的一个免责声明,告诉你社区插件并非官方开发。
Obsidian 的社区插件上架前都会经过审核,只要是从官方市场里安装的,基本都是安全的。
关闭安全模式后,点击「浏览」,你就正式进入了插件的世界。
下面这些插件,有的能优化你的输入体验,有的能美化界面,有的则能提升你的使用效率。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1、Setting Search:设置项里的「全局搜索」
Obsidian 的设置项非常多,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想要找到一个插件的设置项很繁琐。
比如想修改日记的格式,你得先点「核心插件」,再在长长的列表里找到「日记」。
Setting Search 这个插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烦恼。
它只做一件事:在设置面板的顶部,增加一个全局搜索框。
安装启用后,再想找任何设置,直接输入关键词,比如「日记」,所有相关的选项都会立刻出现。
2、Easy Typing:更懂中文的输入优化
这是一个我强烈推荐给有中文输入习惯用户的插件。
不知道大家平时排版有没有强迫症,反正我自己是有的。
例如,英文首字母必须大写;中文和英文、数字之间,需要加空格,不然看着就难受。
Easy Typing 则能自动完成这些操作。
除此之外,它还能自动配对括号、引号,甚至输入两个 [[ 时,它能智能识别当前是中文输入法,并自动切换成英文的 [[,无痛创建双向链接。
这些细节上的优化,会让写作过程如丝般顺滑。
3、Recent Files:永远能找到刚刚编辑过的那篇笔记
写笔记时,我们经常需要在几篇不同的笔记之间来回跳转参考。
时间一长,想找回几分钟前正在编辑的那篇笔记,就得在左侧的文件列表里翻找半天。
Recent Files 插件会在侧边栏增加一个「最近文件」的列表,就像浏览器的历史记录一样,把最近打开过的笔记都记录下来。
想回到哪篇,点一下就行。
这个小功能,能节省大量来回翻找文件的时间。
4、Highlightr:像看书一样划重点
我们在读纸质书时,习惯用高光笔划出重点。
在数字世界里,这个简单的动作同样重要。
Highlightr 插件,就是这支「数字高光笔」。
安装后,选中一段文字,单击右键,在菜单里选择 Highlightr,就可以给文字加上高亮背景。
它能帮你快速识别一篇笔记里的关键信息,在回顾时一眼就能看到重点。
5、Callout Manager & Callout Suggestions:让笔记重点突出
你可能在很多教程文章里见过那种带图标、有背景色的提示框,在 Obsidian 里,这叫「Callout」。
它能让笔记更有层次感。
Callout Manager 和 Callout Suggestions 这两个插件需要组合使用。
前者帮你管理和自定义各种样式的提示框,后者则让你通过输入 >! 快捷触发,轻松插入「注意」、「引用」、「警告」等不同类型的 Callout。
善用它们,能让笔记结构和可读性大大增强。
6、Iconize:给文件夹加个图标
我们的大脑天生对图形比对文字更敏感。
给不同的文件夹加上专属的图标,能更快地定位信息。
Iconize 插件就能实现这个功能。
安装后,在任意文件夹上右键,选择 Change Icon,就可以从丰富的图标库里,为它挑选一个合适的图标。
比如给「工具」文件夹加个工具箱图标,给「项目」文件夹加个文件夹图标。
这个小小的改动,不仅能让你的笔记库更好看,也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你查找文件的效率。
7、File Explorer Note Count:显示笔记数量
这是一个极其轻量的插件。
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在文件列表的每个文件夹旁边,显示出里面包含的笔记数量。
这个功能,能够对自己的知识库规模和不同主题下的笔记分布一目了然。
8、Readitlater:稍后再读
网上冲浪时看到一篇深度好文,来不及细读怎么办?
Readitlater 插件可以一键剪藏。
你只需复制网页链接,回到 Obsidian 点击一下它在侧边栏的图标,插件就会自动将整篇文章的内容(去除广告和无关元素)保存为一篇新的 Markdown 笔记。
方便稍后精读和做笔记,做到「稍后读,而不是稍后忘」。
9、WeRead:无缝同步微信读书笔记
如果你是微信读书的重度用户,WeRead 插件绝对是必装神器。
在过去,我们的读书笔记散落在 App 里,很难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回顾。
这个插件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安装配置好之后,只需点击同步按钮,它就能把你所有在微信读书上的划线、想法和书评,完整地同步到 Obsidian 里,并自动按书籍名称整理好。
从此,你的读书笔记有了统一的归宿,并且可以和其他知识产生连接。
10、Commander:打造专属快捷工具栏
Obsidian 有很多强大的命令,但它们都藏在 Ctrl/Cmd + P 唤出的命令面板里,每次调用都需要搜索。
Commander 插件的作用,就是让你把最常用的命令,变成一个随时可点的按钮,并放置在侧边栏、标题栏等任何你觉得顺手的地方。
比如,可以把「新建日记」这个每天都要用的动作变成一个按钮,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实现一键直达。
这能帮你把高频操作的路径缩到最短,极大提升效率。
11、Style Settings:主题个性化配置
Obsidian 有丰富的主题可以更换,但如果某个主题的字体、颜色等细节还不满意怎么办?
Style Settings 插件就是你的救星。
这个插件可以精细调整主题的各种外观细节,比如修改链接的颜色、调整标题的字号、改变界面的主色调等等。
对于定制好的主题,还可以一键导出或导入配置,也就是你可以把自己配置分享给别人,也可以一键导入其他人分享的配置。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虽然分享了十一个我自己常用的轻量级插件,但你不用全部都装上,因为不一定都适合你。
最终的选择,还是要以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工具的价值,在于「解决具体问题」。
先把 Obsidian 用起来,当你觉得「哎,这里要是有个 XX 功能就好了」的时候,再去插件市场里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案。
这个「遇到问题 -> 寻找工具 -> 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是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的最佳路径。
如果你也对 Obsidian 感兴趣,欢迎关注,这个专栏会持续更新。
往期推荐阅读:
我是艾康,会持续分享AI时代下的思考方式,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欢迎关注公众号,并设为星标⭐。
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公众号」,免费送你一份《AI编程与智能体从 0 到 1完整手册》。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感谢点赞、在看➕关注👆,我是艾康,咱们下篇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