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小时做了个Sora应用,我把全过程都记录下来了!从看到新闻到上线产品,只用了30分钟。
🎬 半小时做了个Sora应用,我把全过程都记录下来了!
从看到新闻到上线产品,只用了30分钟。这可能是全网最快的Sora2应用开发实录。
大家好,我是Maynor。
今天早上刷手机的时候,被一条消息震惊了:
OpenAI发布了Sora2!
而且这次不只是生成视频,还能像ChatGPT一样聊天!
作为一个喜欢折腾的程序员,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
"能不能马上做一个出来?"
说干就干,半个小时后,我真的做出来了。
不仅做出来了,还开源了,还部署上线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把整个过程完整记录下来,看看一个想法是如何变成产品的。
📱 先看效果
话不多说,先上图:
这是聊天界面,和ChatGPT很像对吧?
输入文字描述,等30秒,视频就出来了
手机上也能用,随时随地
看起来还不错吧?
在线体验地址:https://sora-three-lake.vercel.app (需要魔法)
开源代码:https://github.com/xianyu110/sora
如果你想自己搭建一个,继续往下看。
⏰ 时间轴:半小时发生了什么?
让我们来复盘一下这半小时都做了什么:
🕐 09:00 - 刷到新闻
早上9点,在技术群里看到Sora2发布的消息。
第一反应:**"卧槽,这么快!"**
第二反应:**"有API吗?"**
第三反应:**"我能做点什么?"**
🤔 09:05 - 找API
Google搜索"Sora2 API",发现已经有API代理平台了。
找到了MaynorAPIPro这个平台,注册、充值、获取API密钥。
前后5分钟搞定。
💡 小插曲:充值的时候手抖,差点充了1000块...
💻 09:10 - 搭框架
打开VS Code,新建项目。
技术栈选择:
前端:原生JavaScript(快!) UI框架:Tailwind CSS(CDN引入,不用安装) 后端:Node.js + Express(最熟悉) 部署:Vercel(免费!)
10分钟搭好基础框架。
⚡ 09:20 - 写代码
核心功能:
✅ 聊天对话(流式输出) ✅ 视频生成(进度显示) ✅ 响应式布局(手机能用)
最难的是流式对话,但之前做过类似的,直接复用代码。
🐛 09:25 - 修Bug
测试的时候发现几个问题:
API返回格式和预期不一样 → 调整解析逻辑 进度条不显示 → 修改CSS 手机上按钮太小 → 增大点击区域
逐个解决。
🎉 09:30 - 上线!
推送到GitHub,连接Vercel,配置环境变量。
等待1分钟,自动部署完成。
访问域名,成功!
总用时:30分钟
🤷 为什么能这么快?
可能有人会问:"半小时真的能做完吗?"
答案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
秘诀1:MVP思维
什么是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
不是做一个"完美"的产品,而是做一个"能用"的产品。
我只做了3个核心功能:
聊天 生成视频 显示进度
其他的功能(用户系统、历史记录、分享功能等)都没做。
为什么?
因为这些功能不是核心,可以后面慢慢加。
先把最重要的功能做出来,验证想法是否可行。
秘诀2:技术选型
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技术栈:
原生JS | |
Tailwind CSS | |
Express | |
Vercel |
避免使用新技术!
学习新技术会拖慢速度,熟悉的技术才能快速上手。
秘诀3:复用代码
这不是我第一次做流式对话应用了。
之前做ChatGPT的项目时,已经写过类似的代码。
这次直接拿过来用,改改API地址就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秘诀4:AI辅助
我用了Claude Code辅助开发。
遇到不确定的地方,直接问AI:
"怎么解析SSE格式的数据?" "如何实现CSS进度条动画?" "Vercel配置文件怎么写?"
AI给的答案,90%都能直接用。
工具用得好,效率提升10倍!
💡 遇到的3个大坑
开发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踩了几个坑:
坑1:API格式不一样
问题:MaynorAPIPro的API返回格式和OpenAI官方的不完全一样。
我按照官方文档写的代码,结果报错。
解决:打开浏览器开发者工具,看实际返回的数据是什么格式。
然后调整代码,适配实际格式。
教训:
不要完全相信文档,以实际测试为准。
坑2:流式数据断断续续
问题:聊天对话的时候,文字显示一卡一卡的,不流畅。
原因:前端处理流式数据的时候,没有做好缓冲处理。
解决:加了一个buffer变量,先把数据缓存起来,再逐行解析。
let buffer = '';
while (true) {
const { done, value } = await reader.read();
if (done) break;
buffer += decoder.decode(value);
const lines = buffer.split('\n');
buffer = lines.pop() || ''; // 保留未完成的行
for (const line of lines) {
// 处理完整的行
}
}
教训:
流式数据要做好缓冲,否则会丢数据。
坑3:Vercel部署404
问题:部署到Vercel后,访问任何页面都是404。
原因:缺少vercel.json
配置文件,Vercel不知道怎么处理路由。
解决:添加配置文件:
{
"version": 2,
"builds": [
{
"src": "server.js",
"use": "@vercel/node"
}
],
"routes": [
{
"src": "/(.*)",
"dest": "server.js"
}
]
}
教训:
Vercel部署Node.js应用,一定要配置文件。
🎓 我学到了什么?
这个项目虽然小,但收获很多:
1. 快速验证想法
从想法到产品,只用了半小时。
这证明了:大部分想法,都可以快速验证。
不要等"准备好了"才开始,边做边调整。
2. MVP的威力
不需要做一个"完美"的产品。
只需要做一个"能用"的产品。
上线后,根据用户反馈再迭代。
3. 工具的重要性
选对工具,事半功倍:
AI辅助编程(Claude Code) 快速部署平台(Vercel) 组件库(Tailwind CSS)
好工具能节省80%的时间。
4. 开源的价值
我把代码开源了,很快就有人来:
提问 提建议 提PR
这些反馈帮我发现了很多问题,也让项目更完善。
开源 = 免费的测试和反馈。
🚀 你也可以做一个
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想:"我也想做一个!"
太好了,我来教你。
方法1:直接用我的
最简单的方式,Fork我的项目:
打开 https://github.com/xianyu110/sora 点击右上角的"Fork" 等几秒钟,代码就到你账号下了
然后部署到Vercel:
访问 https://vercel.com 用GitHub登录 导入你Fork的项目 添加环境变量(API密钥) 点击部署
5分钟搞定!
方法2:从零开始
如果你想自己写:
第一步:注册API访问 https://apipro.maynor1024.live/ 注册账号,获取API密钥。
第二步:本地开发
# 克隆项目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xianyu110/sora.git
cd sora
# 安装依赖
npm install
# 配置密钥
cp .env.example .env
# 编辑.env,填入你的API密钥
# 启动
npm run dev
第三步:部署上线推送到GitHub,连接Vercel,配置环境变量。
详细教程在我的GitHub仓库里。
💭 一些思考
做完这个项目,我有一些感悟想分享:
关于速度
"快"不是目的,"验证"才是。
快速做出来,是为了快速验证想法是否可行。
如果可行,再花时间打磨细节。
如果不行,及时止损,换个方向。
关于完美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很多人有想法,但迟迟不动手,因为想做得"完美"。
结果永远停留在想法阶段。
不如先做出来,再慢慢完善。
关于开源
开源不只是代码,更是态度。
把代码开源,不只是为了分享。
更重要的是:
接受反馈 持续改进 回馈社区
关于AI
AI是工具,不是替代。
AI能帮你写代码、改Bug、优化性能。
但最重要的还是:
你的想法 你的判断 你的决策
AI只是加速器,核心还是人。
📢 最后说几句
这个项目做完后,我把它分享到了:
GitHub Twitter 技术社区
收到了很多反馈:
正面的:
"太酷了!" "我也想做一个!" "代码写得很清晰!"
负面的:
"这不就是套壳吗?" "有什么技术含量?" "半小时做的,能有多好?"
我的回答是:
是的,这就是套壳。是的,技术含量不高。是的,半小时做的,肯定有很多不完善。
但是:
它能用 它开源 它有价值
对于想学习Sora2 API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教程。
对于想快速上手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模板。
这就够了。
🎁 彩蛋
如果你读到这里,恭喜你!
我准备了一个小彩蛋: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Sora",我会发送:
完整的技术文档 常见问题解答 API使用技巧 部署避坑指南
🔗 相关链接
在线体验:https://sora-three-lake.vercel.app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xianyu110/sora 详细文档:仓库里的README.md 问题反馈:GitHub Issues
✍️ 写在最后
从看到新闻,到做出产品,再到写完这篇文章。
整个过程充满了乐趣。
这就是程序员的快乐:
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
如果你也有想法,不要犹豫,马上动手!
说不定下一个刷屏的项目,就是你做的。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
⭐ 给GitHub仓库点个Star 👍 点个在看 🔄 转发给朋友
我是Maynor,一个喜欢折腾的程序员。
我们下篇文章见! 👋
P.S. 如果你也做了类似的项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链接!
P.P.S. 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在GitHub提Issue,我会尽快回复。
P.P.P.S. 这个项目会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