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八年换了 N 个笔记工具,最终还是选择了 Obsidian》发布后,后台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和点赞。
说实话,有点超出我的预料。
自己也不算 Obsidian 的大佬,只是一个重度笔记用户,给大家进行分享以及开这个专栏的目的很简单,一方面是用输出倒逼自己输入,另一方面是分享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加深自己的理解。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大家的问题,大概是以下几类:
• Obsidian 看起来好复杂,不知道该如何快速上手。 • 不知道如何通过图床上传图片。 • 不知道如何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同步。 • 不知道如何跟 AI 结合起来使用。 • 初始主题太丑了,有没有好看的主题推荐。 • 插件太多,不知道如何选择,有没有推荐的。 • ……
这些问题很常见,我在刚开始接触 Obsidian 时,也都遇到过,我会在这个专栏后续不同文章里逐一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作为专栏的第一篇正式内容,我不想一上来就给你罗列几十个必装插件,或者讲解一堆复杂的概念。
那只会让你从「一脸懵圈」变成「直接劝退」。
这篇文章不讲太多具体操作,只分享一些能帮你快速破冰,建立正反馈的使用经验。
你的大脑,不该寄存在别人的服务器上
我们先来看一个这样的问题:
假如有一天,你用了好几年的云笔记服务商,突然宣布要停止运营了,你需要在一个月内,把自己成千上万篇笔记全部导出。
你是不是会瞬间头皮发麻?
即便没有这么极端,你也可能会遇到服务器抽风、网络不好同步缓慢、或者某天突然告诉你,某个你很依赖的核心功能要开始收费了。
你的记录、你的知识、你的思考,被攥在了别人手里。
这种感觉,我个人觉得有点没有安全感。
而这,正是 Obsidian 和其他笔记工具最底层的区别。
它所有的笔记,都只是你电脑上一个个独立的 Markdown(一种简单易学的语法) 文本文件。
第一次听到这个,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懵。
为了方便理解,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非常好看、功能超强的「文件夹管理器」。
它管理的核心,是一个在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上创建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在 Obsidian 的世界里,有一个专属名词,叫「仓库(Vault)」。
这个「仓库」可以放在你电脑的任何位置,桌面、D盘、E 盘……随你喜欢。
这意味着什么?
你的数据,完完全全,100% 属于你。
就算有一天 Obsidian 这家公司不干了,你的所有笔记也好端端地躺在你的硬盘里,用任何一个最基础的文本编辑器都能打开(记事本也行)。
如何安装并使用
现在,你就可以去官网下载客户端,Windows、Mac 全平台支持:https://obsidian.md/download
如果是移动端 iOS 或者 Android,去对应的应用市场,搜索 Obsidian 即可,完全免费。
文本为了演示方便,直接以 Mac 桌面端进行讲解。
下载安装完成之后,初次打开 Obsidian,就会看到这样一个页面。
如果之前没有任何笔记,可以点击第一个按钮「新建仓库」。
给你的仓库取一个你喜欢的名称,选择仓库所在的位置,点击创建即可。
如果之前在其他笔记工具里,创建过一些笔记,可以导出成 md 的格式,然后选择第二个按钮「打开本地仓库」。
这样你就能看到,过往的笔记,瞬间就无缝迁移到 Obsidian 里了。
完成以上操作,恭喜你🎉,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欢迎进入你的 Obsidian
打开仓库后,你看到的界面大概是这样的,左边是文件列表,中间是编辑区,右边是反向链接面板。
初次使用者,可以对照图片标记进行理解。
• 最左侧一排的功能按钮,通常是安装了新的插件之后,会出现对应的按钮。 • 最上方的三个全局按钮,分别是文件列表,全局搜索和书签,比较常用。 • 最下方的仓库管理,可以进行仓库切换,旁边的小齿轮则是 Obsidian 的全局设置入口。
关系图谱可以暂时不用理解是什么,后面会专门讲到。
我知道,它看起来可能确实有点……朴素。
请不要被这个外表劝退。
有道云、Notion、语雀、印象笔记这些主流工具都是开箱即用,风格、布局都给你定好了,省心,但自由度低。
而 Obsidian,给你的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毛坯房」,墙怎么刷、灯怎么装、家具怎么摆,完全由你决定。
装修的材料,就是「插件」。
点击左下角的「全局设置」小齿轮,你会看到「核心插件」和「社区插件」。
• 核心插件:比如文件管理、模板、搜索、关系图谱这些,它们都是官方出品,稳定可靠,刚开始,可以直接按照默认的初始配置去使用就好。 • 社区插件:Obsidian 的灵魂所在,里面有全世界开发者贡献的上千种插件,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而且都是免费。
初次使用时,需要点击「关闭安全模式」。
可以放心关闭,插件上架都是会审核的。
我知道,当你点开社区插件列表,看到那些眼花缭乱的插件时,一定会像我当初一样,忍不住想把看起来厉害的都装上一遍。
但要克制。
这是新手很容易掉进去的坑——沉迷于收藏和折腾各种插件,却忘了记笔记才是自己的初衷。
刚开始,我强烈建议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插件)」。
你就用最原始的 Obsidian,先去写点东西,感受一下。
当你觉得「哎,这里要是有个 XX 功能就好了」的时候,再去插件市场里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案,会让你避免陷入插件焦虑。
对了,在全局设置「外观」里,点击「主题」-「管理」,可以看到 Obsidian 所有上架了的社区主题。
在这里,你能看到非常多好看的主题。
我个人比较推荐的几个主题是:Border、Blue Topaz、Minmal、Solarized。
毕竟,颜值是第一生产力。
写在最后
今天聊的这些,可能和你想象中的「保姆级教程」不太一样。
没有手把手的截图,也没有复杂的功能演示。
因为我越来越觉得,工具只是一个载体,真正重要的,是使用工具背后的那套思维方式。
我个人使用 Obsidian 以来,比较重要的思维转变就是:
1. 数据私有:建立起「我的知识我做主」的掌控感。 2. 从需求找工具:从最核心的需求出发,避免陷入工具、插件焦虑。 3. 链接大于收藏:让每一篇笔记都成为知识图谱中的一个节点,而不是躺在文件夹里吃灰。
下一篇文章,我会分享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仓库」,对 Obsidian 有了基础的了解之后。
你的第一篇笔记,应该写些什么?
如果你也对 Obsidian 感兴趣,欢迎关注,这个专栏会持续更新。
我是艾康,会持续分享AI时代下的思考方式,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欢迎关注公众号,并设为星标⭐。
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公众号」,免费送你一份《AI编程与智能体从 0 到 1完整手册》。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感谢点赞、在看➕关注👆,我是艾康,咱们下篇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