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Meta AI 在它的 app 和平台上新推出了 vibes 。
点开看了看官方宣传 demo ,感觉还不错,生成、Remix 、风格转换都能做。
然后我向下一滑,才发现评论区炸了。
热评第一如下:
这点赞数比官方原帖的 10 倍还要多。
不止这一条,评论区已经被冲爆了。
绝大多数都是关于 AI slop 的回复。
网友骂声一片,X 上关于抵制 vibes 的帖子还在越滚越多。
什么是 AI slop ?为什么大家对 vibes 的负面情绪如此强烈?
一起来看看。
一、什么是 AI slop ?
AI slop 可以直译成 AI 废品、AI 垃圾。
该词起源于 2020 年代。
最初是因为英国一位叫 Simon Willison 的程序员在 2024 年 5 月的一篇博客中使用而开始逐步流行起来。
该词条也被收录进 Wiki 百科,来看看它的定义:
AI slop (通常简称为" slop ")是指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作的低质量媒体内容。它的特点是无需多少人力、质量低且大量存在。
一个典例是 2024 年在 Facebook 上大量出现的"虾耶稣"。
到了今年,从 AI slop 中又衍生出一个新的贬义俚语:slopper ,用来形容过度依赖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的人。
二、为什么抵制 vibes ?
不喜欢 AI
首先抵制的第一个简单原因是很多 AI 视频的低质性。
就像垃圾邮件、诈骗短信一样,没有任何意义还大量出现。
更深层的心理因素可以总结为 3 点:对 AI 技术的不信任、追求"温度"、对独一无二的执念。
不信任
抵触的背后折射对 AI 技术的不信任。不相信 AI 能够做到像人一样实现复杂的表达、丰富的创作。
追求"温度"
就像很多人更喜欢吃真人手作面包,买茶具必须买真人手工,即使可能对比机器批量制作的更有瑕疵,但也更有温度。
相比之下,AI 制作的内容让他们觉得"没有灵魂"。
对独一无二的执念
有的人会觉得:我宁愿要真人做出来的东西,哪怕有瑕疵。甚至,有的时候就是欣赏这种"笨拙"的存在,就像是在欣赏人类本身的存在,而不想要一个机器生成出来的复制品。
抵制 AI 视频
抵制 vibes 群体中很多人抵制的是一个更大的范围,即 AI 视频。
除了侵权、deepfake 诈骗等原因,更多内在的、容易被忽略的不良影响正在被人们提出来。
比如在下面这部短纪录片中,作者认为 AI 视频模型不仅改变了我们制作内容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内容的感受。
纪录片中提到了一点,创作者们为了点击率会用 AI 做出越来越极端、荒谬、博眼球的各种视频。
这些视频除了给大脑一次又一次强烈的刺激之外却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还在无形中提高了大脑对刺激反应的阈值。
这也会让我们对视觉效果越来越"迟钝"。
作者还提到了一点是 GenAI 会给人们来到"冷漠"的习惯。
由于现在很多 AI 视频真假难辨,观众在看到一个视频时付出情感之后,会产生一种被欺骗感。
久而久之,无论看到什么,他会习惯先不去让自己真正感受,而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进行审视。
而当这种"冷漠"变成一种习惯之后,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我们感受有意义的情感,也就是与人建立联系的能力。
在本月,Jash Dholani 出版了一本新书:《Bloodless Gutless Heartless: The Case Against AI Art》。
简单直译过来是:《无血无胆无心:反对人工智能艺术的案例》
作者在书中强烈反对用 AI 来做艺术,更是认为 AI 永远无法拍出一部好电影。
短视频的 buff
为什么 vibes 比其他 AI 视频工具遭到更猛烈的抵制?
其中离不开它定位于短视频的原因。
更是有人评论 vibes 就像是把市场上两种最糟糕的东西的结合。
说起短视频,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反应都是在它上面虚度的大把时间和刷完之后大脑的雾感。
天下苦劣质短视频久已。虽然市面上不乏优质的短视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存在于更多、甚至是压倒性数量的劣质短视频。
当劣质短视频已经泛滥成灾,现在再加上 AI ,制作门槛、成本和周期进一步降低,未来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显而易见,网友们自然不答应。
恐慌的家长
在抵制者之中,有一个群体格外恐慌:家长。
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抵抗短视频精准的推荐算法,更不要提还处在成长期的孩子。
自然没有家长会希望孩子成长的养分来自一堆 AI 批量产出的短视频。
大型科技公司的责任
还有一个深受广大网友吐槽的点是 meta 前脚砸重金成立自己的 superintelligence 实验室,扎克伯格更是豪掷天价薪水四处挖人。
后脚却优先推出了一个短视频 AI 工具,这也引爆了一波网友的质疑。
三、受欢迎的 AI 视频
有没有平时爱看 AI 视频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自己喜欢的 AI 视频。
我们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 AI 视频都如上面一般"人人喊打"。
比如我这期视频提到的 AI 视频博主。
他的数据就非常好。
并且长期的播放量也是稳定不掉。
该博主将 AI 和 ASMR 结合起来,出了落笔生花、书本、咖啡杯等许多系列。
自己上手做过的小伙伴应该也清楚,要持续做出像这个博主一样有新意的优质 AI 视频,其实不简单。
一是要有创意,不是胡乱拼凑一些不常见的元素就可以。要想有长期的流量,就少不了用心的创意和想法。
还有是需要优质详细的 prompt 以及不断调试 prompt 的耐心和成本。
这类视频也像我们证明了人们反感的并不是 AI ,而是 AI slop 。
毕竟说到底,AI 只是一个工具,在不同的人手里就会做出不一样的东西。
即使没有 vibes ,也已经有很多人在用 AI 批量产出低质的 AI 视频。
同样,即使现在 vibes 推出,也有很多优秀博主仍然是潜心做好自己的短视频,并不选择这条虽然增效、但可能会降低作品质量的"捷径"。
最后
自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以来,每一项工具都难以避免地会被人善用,也会被人滥用。
关键不在工具,而在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
希望每一位创作者都能少一些" slop ",多一些灵魂。
PS:文中提及的他人观点,仅作介绍,不代表本人立场。
>/ 本期作者:Tashi & JackCui
>/ JackCui:AI领域从业者,毕业于东北大学,大厂算法工程师,热爱技术分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