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学习了在Comfyui中Flux+Pulid的协同工作机制,这种双引擎架构组合在人像迁移方面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突破。详见:1分钟AI换脸魔法,Flux+Pulid让你轻松变身!
Flux+Pulid的组合就像画家与整形医生的完美配合,Flux模块就如同拥有艺术天分的画师,负责对文本提示词进行深度语义解析,它可以将"金色沙滩上的冲浪者"这样的抽象描述转化为精确的构图布局;而Pulid模块则如同精通面部结构的整形专家,通过其专利的Face Embedding技术,能将参考人脸的特征向量精确拆解为128维关键特征参数,在保持人物面部生物特征的同时实现自然融合。
下图是以以建国同志的案例为例,当系统接收到面部参考图时,Pulid会执行以下关键处理流程:
1、多尺度特征提取:通过7层卷积网络提取从全局轮廓到微观纹理的多级特征
2、动态权重适配:根据目标图像的灯光、角度自动调整特征融合系数
3、拓扑结构修正:运用GAN反演技术重建符合目标图像透视关系的三维面部模型
现在我们将原来的文生图工作流升级为图生图模式,只需要非常简单的几步操作。
操作详解:
1、工作流升级(见图)
在原有架构上增加两个节点:加载图像节点和VAE编码器节点注意节点连接时需确保Tensor维度匹配,建议使用512×512作为基准分辨率
在"加载图像"节点上传原图,这里上传了蒙娜丽莎图像
2、参数设置黄金法则
提示词策略:采用"1girl"等简语触发风格继承机制
噪幅度(重绘幅度)系数为0.5:这是经过大量测试得出的平衡值(0.3-0.7为有效区间)
CFG Scale建议1.0:确保创意发散与原型保持的平衡
赫本案例的技术突破(展示蒙娜丽莎融合效果)
此次生成体现了三大技术创新:
跨风格迁移:将现代摄影人脸特征迁移到古典油画
光影自适应:自动校正参考图与环境光源的色温差异(6500K→3200K)
笔触融合:通过纹理合成算法匹配油画笔触特征
三、创作锦囊
1、尺寸匹配原则:建议原始图与输出图保持1:1比例
2、人脸参考图选择:正脸、分辨率>1024px、无强烈侧光
3、进阶技巧:通过切换不同的LoRA可以快速实现不同风格的图片,比如赛博朋克/水墨风等。大家自己去探索。
END
感谢您的阅读,麻烦点个赞+在看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