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AI 仅退款的词条冲上了热搜。
点进去一看,是某些羊毛党利用平台支持仅退款的规则,用 AI 工具生成虚假瑕疵证据。
比如,给新鲜水果P出霉斑、给新衣物添加破损、伪造充电宝鼓包等,假装商品破损。
不仅是在消费者这一端,很多商家也在使用 AI 工具过分"美化"自己的产品。
还有不少外卖商家用 AI 演堂食。
在网上购买40-50元/张的"AI门头设计"服务,生成各种风格人满为患的虚假网红店图。
实际多为小外卖档口或地下室厨房,却标着"品质堂食""绝无预制菜"等标签。
AI 本该是效率工具,却逐渐被滥用,成为欺诈工具。这样接二连三的 AI 乱象引发了网友的一众讨论。
有人失望。
有人愤怒,更是有网友直接"放弃挣扎"。
无论是哪种情绪,这些态度背后都是对虚假 AI 内容的不满。
一、AI 内容过多
除了对 AI 用来生成虚假信息之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人们对 AI 生成内容普遍都抱有一种负面情绪,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
今天逛 L 站的时候就发现有佬友发帖吐槽小红书上面的 AI 内容过多。
帖子下面也是得到了一众佬友的共鸣。
并且有人表示不仅是小红书,各个平台都受到了 AI 的"入侵。"
不仅仅是国内,著名 Vogue 杂志被爆使用 AI 模特,也是立刻引起巨大争议。
众多网友纷纷表示 Vogue 不再可信,已经取消杂志订阅,甚至抵制。
这样统一且强硬的"反 AI 内容"态度的背后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翻过一些评论区之后,总结的原因首先是目前这些 AI 生成的内容并无法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们如果想要得到 AI 生成的答案会自行问 AI ,他们希望在活人社区中得到的是真实且经受过检验的经验、方法和结论。
而目前很多重复低质的 AI 内容充斥着社区里面,这也给网友增加了筛选到有用信息的成本。
还有一点是 AI 生成内容对原创内容的挤压。
二、破局方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究竟有没有什么破局之法呢?
AI 仅退款
对 AI 仅退款、 AI 美化商品等电商乱象,平台应当加强责任担当,用技术反制。
淘宝已经上线"AI鉴诈师",通过动态验证和用户信用分层的措施将恶意欺诈行为拦截。
AI 演堂食
对于 AI 演堂食的情况,一是要警惕放上"完美网红风"照片的商家。二是可以用导航里面的地图街景进行店面比对。优选连锁或者"明厨亮灶"的直播商家。
重庆也已经出台了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团体标准》,针对无堂食外卖店构建起覆盖准入、加工、配送、监管全链条的六大规范化体系,旨在实现外卖行业监管的"透明化、智能化"。
记者在一家改造后的无堂食外卖店铺看到,原本拥挤的操作间被分隔成清洗区、切配区和烹饪区;食材分门别类存放在带有醒目标签的收纳盒中;灶台上方的高清摄像头将切配、炒制、装盒全过程实时传输至外卖平台页面,供消费者随时查看。该店店主表示,他们根据《规范》要求进行了改造升级,顾客复购率有了明显提升。
AI 生成内容
目前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已经有了对 AI 生成内容的提示。
有的网友提出应该强制对 AI 生成内容打上水印。
有些平台也直接明令禁止 AI 生成内容,比如 L 站。
三、最后一句
大家反感的从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它的滥用带来的混乱。
商家和消费者也从来不是对立面,与其互相伤害,不如站到一起。消费者不占便宜,商家不要虚假营销。在 AI 这个魔法世界里守住一份真实,也守住彼此之间的信任。
>/ 本期作者:Tashi & JackCui
>/ JackCui:AI领域从业者,毕业于东北大学,大厂算法工程师,热爱技术分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