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介绍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即自动导引运输车,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在工业应用中,AGV作为不需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之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一般可通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来设立其行进路线,电磁轨道黏贴于地板上,无人搬运车则依靠电磁轨道所带来的讯息进行移动与动作。
应用场景
- 仓储业
:仓储业是AGV最早应用的场所。例如,海尔集团开发区立体仓库中,9台AGV组成柔性库内自动搬运系统,成功完成每天23400的出入库货物和零部件搬运任务。 - 制造业
:在制造业生产线中,AGV可高效、准确、灵活地完成物料搬运任务,且搬运路线可随生产工艺流程调整而及时调整,提高生产柔性和企业竞争力。目前,AGV在世界主要汽车厂,如通用、丰田、克莱斯勒、大众等汽车厂的制造和装配线上得到普遍应用。此外,AGV的应用还深入到机械加工、家电生产、微电子制造、卷烟等多个行业。 - 邮局、图书馆、港口码头和机场
:在邮局、图书馆、码头和机场等场合,物品运送存在作业量变化大、动态性强、作业流程经常调整以及搬运作业过程单一等特点,AGV的并行作业、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场合的搬运要求。 - 烟草、医药、食品、化工
:对于搬运作业有清洁、安全、无排放污染等特殊要求的烟草、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中,AGV的应用也受到重视。 - 危险场所和特种行业
:在军事上,以AGV的自动驾驶为基础集成其他探测和拆卸设备,可用于战场排雷和阵地侦察;在钢铁厂,AGV用于炉料运送,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在核电站和利用核辐射进行保鲜储存的场所,AGV用于物品运送,避免危险辐射;在胶卷和胶片仓库,AGV可在黑暗环境中准确可靠地运送物料和半成品。
ToB的AGV整体解决方案(包含小车和调度系统)的技术架构
AGV小车技术架构
- 车体
:AGV小车的物理主体部分,由车架以及相应的机械装置组成,是其他总成部件安装的基础。 - 导航系统
:一般包括激光导航、二维码导航、视觉导航、磁导航等多种方式,负责AGV小车的定位。 - 电源装置
:常采用24V和48V直流蓄电池为动力。 - 驱动装置
:由车轮、减速器、制动器、驱动电机及速度控制器等部分组成,是控制AGV正常运行的装置。 - 运动控制器
:接受中央控制中心的指令并执行,同时将小车自身的位置、速度等状态实时反馈到控制中心。 - 安全保护系统
:由障碍物感应器、物理防撞条、紧急制动开关组成。 - 通信装置
:提供AGV地面控制系统与AGV单机、地面监控系统、地面IO设备、车辆仿真系统及上位计算机的通信功能。 - 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
:实时了解AGV小车所处地面的状态,并与地面的控制站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接。 - 移载系统
:根据不同的货物装卸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升降式、滚筒式、潜伏式、背负式、顶升式等。 调度系统技术架构
- 硬件架构
:核心是服务层,包括调度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和接口设备,通过局域网或DTU实现对AGV的精确控制,并支持OPC接口与ERP、MES系统的数据交互。网络层作为服务层与采集层的连接,利用工业交换机和无线AP提供稳定网络连接,保障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实现AGV与调度系统、以及其他AGV之间的通信。采集层则与AGV小车和现场设备直接交互,通过导航、驱动、载货和通信模块等组件,收集搬运任务所需的实时数据。 - 软件架构
:围绕地图、任务和系统管理三个方面组成。在地图管理方面,系统负责地图数据的存储、编辑和展示,支持AGV的定位与路径规划。任务管理包括任务规划、实时监控和小车控制,确保任务高效分配和执行。系统管理层面则涉及用户信息管理、权限管理、外部系统集成,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和高效操作。 - 系统功能
:包括数据采集层(实时监控AGV的位置、速度、电量、负载状态,并监测工厂内部物流环境)、数据处理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存储与分析,并通过算法模块进行路径规划、任务分配和交通管理)、应用控制层(调度系统根据生产计划与实时数据,执行任务调度和路径规划,并通过用户界面实现人机交互)、系统集成层(与其他系统,如ERP、WMS集成,实现数据同步和流程协同)。
开发的难点
- 技术集成难度高
:AGV是一个高度集成的技术产品,涉及机械设计、电子控制、传感器技术、导航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软件算法等多个领域。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创新优化。例如,导航技术是AGV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常见的导航方式包括磁条导航、激光导航、视觉导航等,每种导航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在开发项目中,需要根据客户的场地条件、运行精度要求、成本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导航技术,并可能需要对其进行改进或与其他导航方式相结合,以实现最佳的导航效果。 - 项目实施与调试复杂
:AGV定制项目不仅仅是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还包括项目的现场实施与调试。由于客户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地面平整度、电磁干扰、障碍物分布等,这些都会影响AGV的运行性能。此外,AGV通常是作为整个物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设备(如输送机、货架、机器人等)协同工作,因此还需要进行系统联调,保证整个物流系统的协调性与高效性。项目实施与调试的复杂性使得AGV定制项目的交付周期难以准确预估,且需要大量的现场技术支持人员,增加了项目成本与管理难度。 - 成本控制与质量保障平衡难
:定制AGV由于其个性化设计与开发,难以像标准化产品那样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如何有效控制成本并保障产品质量是AGV开发面临的又一难题。一方面,为了实现定制功能,可能需要采用一些高端的零部件或技术,这会增加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过度追求成本控制,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导致项目交付后出现故障频发、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成本控制与质量保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需要企业具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能力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设计、采购、生产、调试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 客户需求多样性与复杂性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于AGV的需求千差万别。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AGV需要承载较重的汽车零部件,且运行路径相对固定、精度要求高;而在电子制造企业,AGV可能需要在狭窄空间内灵活穿梭,搬运体积较小但价值较高的电子元器件,同时对防静电等环境因素有特殊要求。此外,企业的生产流程、车间布局、信息化系统等各不相同,这就要求AGV开发不仅要满足物料搬运的基本功能,还要与客户现有的生产运营体系无缝对接,实现高度的个性化定制。这种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AGV开发难以形成标准化的产品模式,每一个项目都像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开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