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最近科技圈的有趣事儿。
一、AI开始和人争当牛马?
最近,网友们发现了一个Bot。
clivinn-shla81092 从2025年年初开始,游走于 GitHub 的各个 repo 之间,主打一个好心,帮助解决各种 issue。
仅仅是1.13这一天,它就已经创建了二十多个repo,准确来说,是fork了别人需要解决问题的repo,并且主动修改代码。
可以看到,clivinn-shla81092 涵盖的语言还挺多。包括但不限于C#,Python,JS,TS,Java,Rust,Go。
甚至,它还会在issue下面留下一条评论,告诉题主它进行了什么样的操作,以及主家的联系方式。
不过回答的质量,只能说是参差不齐。甚至可以是说,没有办法保证多高的正确率。因此,网友们已经将这个Bot的行为归为"污染"。
相应的,去年大火的 AI 工程师 Devin,已经提交了超过五千个PR。
这个现象不由的引发了我们的思考。AI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生产力的提升,但是现在已经可以主动的帮忙解决问题了。
那么,AI 是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真的能逐渐替代部分曾经强依赖人类操作的工作?是取代开发者,还是辅助开发者?
此外,如果真的让 Bot 帮忙解决各种issue,当 AI 提供的代码或解决方案出现错误,导致系统故障、数据泄露或其他严重后果时,责任应由谁承担?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二、GPT降智
不知道大家近一段时间是否有感觉到自己的GPT有"降智"现象的发生?
所谓的降智,其实主要就表现在以下几点。
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或者回答质量低。一个问题原地拉扯打转,死活出不来答案。
不能读取图片和文件,选用的模型明明是支持识图的4o,上传却显示无法直接识别图片,请提供内容。上传文件也是类似,以前可以支持的文件内容,显示无法读取。
代码质量低,且上下文记忆能力极差。这一点相信各位程序员朋友在实际体验中深有体会,几分钟前还乐呵呵的生成代码,过了一会就感觉模型在胡乱输出,或是不理解需求。
高级功能的"阉割",例如刚推出的联网搜索当场就不能用。
降智的原因,不难分析出是因为目前ChatGPT的用户群体太大,周活用户已经超过了2亿。OpenAI在一边训练新模型、开发新功能的同时,还要维护逐渐上升的用户数量的使用体验。算力紧缺,OpenAI只能对一些用户下黑手了。
还有人用区块链的概念PoW来解释。工作量证明 (Proof of Work,PoW),基于网络环境(主要是IP)计算,这个解释也比较令人信服,因为降智的多种情况可以用IP质量划分。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所谓的降智呢?
在广大网友的实际互相帮助下,目前能用于解决降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作为国内用户,尝试更换节点,或是使用干净独立的科学上网方法。
如果你是手机端用户,尝试下载 ChatGPT APP 应用,目前在移动端应用中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都可以有效解决。
如果你是 Mac 用户,通常降智的行为发生在网页端。解决方法类似,使用桌面版应用。不过这个方法仅限于 MacOS,Windows的桌面应用似乎还是降智。网页端可以通过进控制台改移动端展示,刷新页面的方法临时凑效。
GPT官方提供了一些类似的应用,可以在左上角的探索GPT中找到。这里面的应用似乎没有发现降智或者功能限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如果你是开发者,可以尝试使用API调用,不过这对于日常的使用而言并不是很方便。
另外,现在也已经有很多浏览器扩展插件可以帮助检测ip是否被降级服务了。例如 Chrome 的插件 ChatGPT Degrade Checker。
好了,本期的内容就是这么多,我们下期再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