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关注 "GitHubDaily"
设为 "星标",每天带你逛 GitHub!
Bing Search API 将于 2025 年 8 月 11 日下线。
这个曾被广泛用于 AI 工具、搜索插件和问答系统的服务即将退出舞台。
对许多依赖在线搜索的应用来说,几乎等于 "断粮"。
但也因此,国产搜索 API 的替代机会,来了。
我原本还在复盘,国内谁会接得住这个空档。
然后,就看到了 OSCHINA 官方发布了关于秘塔开放搜索 API 的报道。
就是那个做 "AI 搜索" 出圈的秘塔 AI。
秘塔其实在这方面早有积累。
他们早在去年就上线了 "秘塔 AI 搜索",积累了数百亿级别的多语言索引库,每天承载千万级请求。
换句话说,这一套已经在真实环境中被大规模验证过。
而现在,这套能力正式以 API 向所有开发者们开放。
划重点:低门槛、高可用、功能覆盖广
我特意去体验了一下,很快就发现了它的三个明显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接入门槛低。
只需要打开 metaso.cn,在首页点击 "API",就能直接进入测试页面,每个账号还带有 5000 点的免费额度。
如果有希望 "先试试看" 的朋友,这种即开即用的方式真的太有吸引力了。
第二个优势是:价格清晰又便宜。
秘塔的搜索 API 调用一次,成本是 0.03 元,按千次计算大概 0.42 美元。
在当下这个调用成本日益上涨的市场里,这个数字可以说性价比拉满。
而且它没有复杂的 token 计算、也没有按调用层级收费,而是一口价、按次算,让开发者可以 "算得清、用得爽"。
对于预算有限、追求快迭代的团队来说,这几乎是最理想的接入方式。
第三个优势是:功能覆盖全面,能满足多种检索场景。
它不仅支持常规的网页搜索,还覆盖图片、视频、文库等多模态内容,适配 RAG、Agent 等复杂应用;而且还提供网页全文读取能力,返回经过清洗的正文内容,适合二次处理。
同时,结构化问答接口可以理解查询意图,直接生成经过 AI 总结后的高质量答案。
一个接口就能覆盖 "搜 - 抓 - 读 - 答" 全流程。
试了一遍秘塔 API,确实又准又稳
当然,光看介绍还不够,我把三个 API 实际跑了一遍,看看它到底能不能真正在项目里用得起来。
先看搜索 API,它支持网页、图片、视频、文库、播客等多种类型。
我试着输入 "樊振东 3:0 林诗栋",几乎一秒内就返回十条高相关结果,涵盖央视、澎湃、中新社等主流媒体,而且都是当天最新发布的内容,内容新鲜,实时性非常强。
标题、摘要、来源、发布时间一应俱全,结构清晰,信息密度高,特别适合做实时问答或事件追踪类应用。
再看网页读取API,这是Agent类应用的必备工具。
我试了篇关于特斯拉财报的长新闻,它能自动跳过广告、推荐、脚注,把正文部分完整提取出来,包括图片、结构和段落层级都保留得很清晰。
输出格式支持 JSON 和 Markdown 两种,基本无需再手动清洗,直接就能进到后续信息抽取、内容分析或摘要流程中。
对需要从网页实时提取事实内容的 Agent 系统来说,这种 "干净可用" 的数据输出,才是真正能用得上的读取能力。
最后看问答 API,它能快速生成高质量的结构化回答。
比如,我问它"《2025 年度技术人才报告》解读",它不是简单堆叠几个搜索结果,而是综合多篇资料,提炼出完整的结构化解答:包括人才动机、行业趋势、技能需求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还标注了各条建议的来源。
整个输出内容清晰、有条理、具备实际可执行性,堪比一份定制版分析报告。而且它还能返回 chat_completions 格式,直接接入 LLM 工作流,不需要再做二次整理,非常适合做智能助手、知识型 Agent 的底层能力支撑。
写在最后
之前很多人担心 Bing Search API 下线后,国内找不到真正可替代的方案。
秘塔这波 API 的上线,是一个挺有力的回应。
从实测来看,它的确稳定、实时、能查能答,跑得起来。三大亮点也都很实用:价格透明、接入简单、功能覆盖广。
对需要快速验证和部署的开发者来说,确实是一个能解决当下问题的 "对口方案"。
随着更多 RAG 和 Agent 走向落地,像秘塔这样 "价格合适、功能过关、对开发者友好" 的服务,可能正是下一个增长点。
如果你也在找一个能用、好用、用得起的搜索 API,不妨点开试试:metaso.cn。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抽空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spec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