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这个项目估值接近 1 亿美金的时候,我有点震惊。
这是最近海内外都很火的一款 AI 工具,Same.new。
上线 8 周,就吸引了 35 万用户,年化收入做到 200 万美元。
创始团队和 Same.new 的产品数据一样叛逆,3 个辍学的大学生,平均年龄 21。
去年年底,他们拿到了 YC 的第一笔投资,250 万美元。YC 是硅谷最知名的创业孵化器,也是 OpenAI 创始人奥特曼的曾经担任总裁的公司。
今年 3 月上线后,用户增长实在太猛了,估值一路狂飙。最近又融了 1100 万美金,估值已经到了 8500 万,差不多快 1 亿了。看得出来,这 3 人野心很大。
Same.new 是什么呢?
团队初心是,做一个能帮普通人用 AI 赚钱的工具。
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克隆。你只要丢给它一个网站链接,它就能在几分钟内把这个网站完整复制下来,代码、样式、交互都自动生成好,还能自动修复 Bug,并自动部署上线。
对很多创业者或者产品经理来说,这基本等于把从 0 到 1 的开发直接跳过了,直接在平台里就能预览和体验成品效果。
Same.new 的想法,从无到有,不过 3 天。
联合创始人 John 说,去年圣诞节,他们三个很有野心的人在电话里聊了一晚上,"我们一年要赚几百万,一个人起码先搞到一百万吧。"
接着,他们在 3 天里列了 150 个点子,经过筛选,最后只剩下三四个选项。最终,他们选中了 Same.new,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在的产品。
当然,这背后并不只是灵光一现。团队在开源社区已经积累了 2 年的经验,像 Million.js、React Scan 这些工具,已经被 Airbnb、Robinhood、Shopify 等大公司使用。
从那通圣诞节的电话,到今天接近 1 亿美元的估值,这个过程说到底,还是有野心,也有执行力,敢想敢做。能把一个深夜的念头,真的变成被几十万人使用的产品,确实了不起。
这产品的克隆能力到底有多强呢?带大家沉浸式感受下。
比如,复刻这个月访问量将近 200 万,月入 67 万美金的睡眠计算器。
它就一个页面,功能也很简单。你选一个明天想起床的时间,它会告诉你今晚几点睡最合适。
科学上说,人平均要 15 分钟入睡,睡眠大约 90 分钟一个周期,最好在一个完整周期结束的时候醒来,这样起床会比较清醒。
很多老外懒得自己去算,就直接用这个工具。比如他想 6:30 起床,点一下,就能看到 9:15、10:45 这些推荐入睡时间。
我直接在聊天窗输入要求,让 Same.new 复刻一个中文版试试。
不到 5 分钟,它就把页面开发好了,几乎一模一样。我测试了下,功能完全正常。
更有意思的是,它还给了 5 个优化建议,教我怎么把这个做得比竞品更好。只要勾选想要的功能,比如"加一点睡眠健康小贴士和说明",它就会继续往下开发,细节考虑得挺周到的。
那这个产品是怎么收费的呢?
它主要是订阅制,按需选不同的档位。每月 25 美金的 Pro,会给你 500 万 Token。
新注册账号会送 5 万 Token。我刚做的这个睡眠计算器,大概用掉 1.4 万个。也就是说,差不多能免费开发三四个这种简单的网站。
如果你有想法,也可以先试试免费的额度,感受一下整个流程。
Same.new 切的这个点,其实挺准确的,就是把模仿变成一门正经的生意,这也是他们的差异化优势。
很多我们熟悉的产品,一开始也都是从模仿起步的。
淘宝最早借鉴 eBay,美团模仿 Groupon,微信也参考了 Kik Messenger。
它们都证明了一件事,模仿是很多伟大产品的起点,因为往往被模仿的对象经过了市场的验证。
现在,这种能力,不再是大厂才有的,而是每个普通人都能用的工具。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杠杆。
如果你正好有点想法,或许可以先从一个简单的复刻开始。说不定,下一个 1 亿美元估值的产品,就从你手里诞生。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随手关注、点赞、转发给朋友。我们下期见!
>/ 本期作者:Mancy & JackCui
>/ JackCui:AI领域从业者,毕业于东北大学,大厂算法工程师,热爱技术分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