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体验:兴致勃勃打开一个AI绘图工具,输入提示词"一个穿着西装的柴犬在开会",然后……等,等,等,终于5秒后画面一出——嗯?
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你有没有这种体验:
兴致勃勃打开一个AI绘图工具,输入提示词"一个穿着西装的柴犬在开会",然后……等,等,等,终于5秒后画面一出——嗯?怎么变成了一只穿羽绒服的哈士奇在开party?
于是你只好调整提示词,再试一次,再等五秒……这个过程搞得像开
盲盒,心态崩的同时,灵感也跟着飞走了。
我一度以为,"AI绘图就是这样,等一会儿再正常不过"。直到我体验了腾讯最新推出的混元图像2.0模型(Hunyuan Image 2.0)。
真的,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也太快了吧?!
一张图,不用等,直接"秒出"
你可能以为我在夸张。但是真的,当我刚输入提示词的第一个字,画面已经在变了!
输入"猫"——一只白胖白胖的猫咪立马蹦出来;
继续输入"穿西装"——秒变职场猫;
加一句"在公司角落默默蹲着"——图像直接换成猫在角落里盯着空调口,一副职场失意的样子。
我当时就震惊了:这AI太懂我了,甚至比我老板都懂我内心的崩溃。
这就是混元图像2.0的最大特点:实时生成、毫秒响应。每一个字、每一条指令,AI都立马给你反馈,不需要再等那"看似不久但煎熬"的5秒、10秒,更不用重新输一堆词反复试错。
改图不重来,指哪打哪!
以前我用其他AI绘图平台,如果想让图片中人物的动作换一下,或者把背景从厨房换成办公室,唯一的办法就是改提示词重新生成一遍。
有时候换十次,十张图全都不是你想要的,最后只能一句"算了吧"。
但这次用混元图像2.0,我就像在和一个聪明的设计师聊天。
我一开始输入:"一只穿西装的猫在公司"。
然后我随口补了一句:"换成穿粉色睡衣"。
AI立马改衣服,猫从职场精英变成加班到深夜的"社畜猫"。
我再加一句:"在茶水间偷喝同事的咖啡"。
场景立马切换成茶水间,猫咪嘴角还挂着一丝"狡黠的微笑"。
我整个人看傻了,怎么还有这种交互方式?比我玩《模拟人生》还爽。
上传图也能玩出花样,画画手残也能"指点江山"
我手绘技能大概是停留在小学时期,但这不影响我"挥毫泼墨"的野心。
我随手上传一张我朋友送的线稿小恐龙,输入指令"戴墨镜、恐龙红色的皮肤",AI立马给我变出一只"另类小恐龙",简直比我朋友的画还会整活。
如果你不想上传图,也可以直接用它的绘画板随便涂几笔。
我试着在左边随便画了个鸡蛋形的脑袋,再写了句"这是个思考人生的橘子人,在下雨天站在屋檐下躲雨",右边的图秒变深情——橘子人站在阴雨连绵的街头,果皮湿漉漉地贴在脸上,满脸都是"人生太难"的感觉。
我承认,当时真的有点被这个"橘子人"感动到。
声控画图?懒人福音来了!
我一边喝咖啡一边自言自语:"一只穿着西装的兔子在进行PPT汇报。"
我还没打字,它已经识别了我的声音,画面立刻变成一只兔子拿着激光笔对着投影屏幕。
这时候我意识到,AI已经从"你说我画",进化到了"你想我懂"。
目前它已经支持中英文语音指令——对我这种有时候懒得打字的人,真的太友好了。
轮廓参考,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最后我还试了一下"图片参考"功能。
上传了我的照片,我让我的头发变色!
真的太好玩了,你的想法有多宽广,你做出来的图就有多疯狂。
快、准、稳,混元图像2.0做到了什么?
作为一个经常和AI工具打交道的重度用户,我深知一句"生成图像"背后,有多少技术难点。
这次腾讯之所以能做到实时生图、毫秒响应,说白了,靠的是:
图像压缩编解码器升级:压缩比率极高,生图过程极快;
多模态语言模型支持:懂人话,能听懂复杂的语义描述;
模型参数提升一个数量级:更大模型,就像大脑更灵光;
新一代图像优化机制:少步骤高质量,AI味减少,写实度更高;
融合参考图与绘画输入:文字+语音+图形输入,一体化联动。
这些技术词你可以不用记,但记住一句话:"你说什么,AI立刻画出来。"
不只是速度,更是创作方式的改变
以前我以为,AI绘图是"等一张图,看准没准,再调试再来"。
现在我知道,好的AI应该像一个画笔、一个灵感合伙人,能随时跟你对话、跟你共创、跟你瞎整活。
这次腾讯混元图像2.0,真的让我重新体验了一次"想象力被无限释放"的感觉。
也许下次,我输入一句:"一颗土豆想当宇航员",AI就能给我一场土豆星际梦。
你还在等5秒那一张图吗?我已经画了10张了。
体验地址:https://hunyuan.tencen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