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
这两天,在X、微博、小红书,疯传着一个截图。
图中一份正儿八经标价8200元的研究报告,赫然写着这么一句:
"煤炭素有'黑金'之称,是可再生资源,收获来自煤矿石以及击杀凋灵骷髅获得1~3个。"
这么一份标价天价、封面还特么打着"2022-2029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旗号的专业研究报告。
告诉你,煤炭,是打游戏打怪掉落出来的。
这个事,直接冲上了知乎热搜第一。
各种衍生梗,遍地开花。
比如山西人,击杀凋零鼓楼获取煤炭。
还有这个。
甚至,就这个掉落数据,这篇报告都还粘贴错了。
是1/3概率掉落煤炭,不是掉落1到3个煤炭。。。
真的太抽象了。
这不是一个段子。
这是一份实际在官网上对外销售、挂着研究机构名头的能源产业报告。
卖价8200一份,电子版都不打折。
这事儿要是搁以前,最多被拿来当做行业笑话讲一讲。
但今天不一样。
因为它的流行路径,已经变质了。
很多人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现在AI写研报真离谱。"
很多群里,都看到朋友,在嘲笑AI,说AI幻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或者就是离谱的AI搜索,然后审核人员背锅。
我说的AI,是现在的的大多数大预言模型。
因为这份报告,根本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AI写的。
它是2022年出版的,那时候甚至连ChatGPT都没有发布。
这不是AI写的。
这是人类写的。
这是人类当年,用复制、粘贴、糊弄、滥竽充数的方式,在做着比AI更无脑的事。
我们太想要一个替罪羊了。
而AI,就刚好站在了风口上,这简直就是万能的靶子。
然后忽视了一点,其实AI比大多数普通人,都要专业的多。
这个研报的编辑,大概率就是在百度输入"煤炭获取方式",然后看到百度百科第一个词条。
就点进去顺手复制抄了句,但是完全没发现,这玩意其实是我的世界里面的煤炭游戏道具,根本不是可燃物的那个煤炭。
百度百科,有两个煤炭词条。
结果就这样,我的世界里的凋零骷髅,爬上了煤炭研究报告。
听起来就特么离谱。
但其实,这个事情,在过去很多时候,真的是正常的。
你们如果看很多的研报,我说实话,那个质量,拉得一逼。
就是纯粹的PDD研报,这里摘一点,那里摘一点,还没有逻辑可言。
它们一直都很烂。
我说句实话,我之前在金融行业,我的有些朋友,在私下里真的会吐槽。
比如某天接到一个活,要出一份"XX赛道投研分析报告"。
时间紧,甲方着急,预算也不高。
那怎么有空去实地调研呢,怎么可能有时间有预算去采访企业、走访工厂、分析数据呢。
于是,他们可能就会真的打开知乎、万德,搜"XX 概念"。
再打开微信搜了一些博主的文章。
复制粘贴,换词、调顺序、加入几个"2025-2030年增长预测",拉几张图表,标上"数据来源:XX"。
完工。
就是这样,真的。
很多时候,这不是个例。
这是行业常态。
所以,我现在才会如此的推崇DeepResearch,他写的研报,真的比很多很多你但凡看一眼就是浪费时间的垃圾报告,质量要好得多。
只是以前,大家对知识、对所谓的专业,还没有祛魅。
知识,也不像如今一样,唾手可得。
真的,当时看到这种玩意的目录和所谓的分析方法,你就会觉得,卧槽这就是专业。
我们以为,报告就该是那样的格式模板,那样的套话,那样的行文风格。
我们甚至觉得它可信。
但AI来了之后,突然让我们意识到。
原来写得像个报告这件事,AI也能做到。
而且,还能写得更通顺、逻辑更连贯、格式更规整。
甚至因为过于规整,在毕业生的论文上,还搞起了什么AIGC查重。
于是,我们的信任体系,开始崩塌。
不是因为AI抢走了谁的工作。
而是因为AI暴露了太多太多的那种假装专业的垃圾了。
那种外表精致、骨子空洞、语气正经,但是实则依托答辩的内容。
被AI一对比,就突然失去了价值。
但你别笑得太早。
因为,更深的结构性荒谬还在后面。
这份研报,是卖钱的。
卖多少钱?
8200块。
纸质电子版一样价。
一份图文排版粗糙,内容抄袭痕迹极重的煤炭行业研究报告,能特么定价8200。
你有没有觉得荒谬?
而且不止这一篇,还有其他的,很离谱的。
但问题是,这些垃圾玩意,真的有人买。
因为大多数买这类报告的,不是普通人。
是投行、咨询机构、风投基金、甚至是某些高校和政府部门,他们拿这类报告去交差、去走流程、去支撑早就定好的观点。
它不是用来了解真实情况的。
它只是是拿来替代调研本身的。
很搞笑的是,我过去,见到了很多人,用一份份不真实的报告,去支撑现实决策。
其实内容的腐败,垃圾内容洗稿、抄袭,在这个互联网上,真的已经遍地都是了。
我说这话,不是为了黑行业。
我是想说,是时候让我们对"专业"这俩字,重新认知了。
什么叫专业?
是你图表做得工整,引用一大堆PDF就叫专业?
是你引经据典、语气煽动、术语满天飞就叫专业?
是你用了十几个段落说一句人话,让你看得一脸懵就叫专业?
当然不是。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专业,不是格式、不是术语、不是排场。
真正的专业,是对信息质量的敬畏。
是你在查一个结论时,不只看百度百科的第一行。
是你在引用一句话时,不随便复制粘贴,而会顺藤摸瓜查到原始出处去做验证。
是你在做判断时,知道数据来源、知道假设条件、知道什么是推测、什么是事实。
是你宁可写慢一点,也不让任何一句话有事实错误误导别人。
是你面对不懂的东西,不会不懂装懂,在那瞎JB吹牛逼。
专业,不是让人听不懂。
而是你自己懂,并且能讲明白给别人听,让别人也轻松的听得懂。
AI让我们终于意识到,原来我们信的很多东西,过去都是靠外表可信撑起来的幻觉。
当某一天,AI用半分钟写出了一篇格式一样、内容甚至更清楚的报告,我们才突然发现。
卧槽,原来我们以为的专业,不过是会套模板+拼拼凑凑。
就像一位衣冠楚楚的演员,站在镜头前演讲,背后却没有一句台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真正的专业,是承认自己不知道的能力。
是你面对无知的时候,不去粉饰,而是保持谦逊、求证、比对。
是你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去先有结论,再套论据,而是循着逻辑,一步一步,认真走完过程。
专业,是你在看不见的地方,也愿意负责。
如果你是写报告的,你会对错一个字都感到愧疚。
如果你是做内容的,你会宁可放弃热度,也不传播假信息。
如果你是做AI的,你会提醒用户,这不是万能,是工具。
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专业。
毕竟,如果连"凋灵骷髅"都能登上煤炭行业分析报告的目录页。
那我们真的该问一句。
我们曾经相信的一切,是不是从一开始。
就长得太像幻觉了。
以上,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在看、转发三连吧,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也可以给我个星标⭐~谢谢你看我的文章,我们,下次再见。
>/ 作者:卡兹克
>/ 投稿或爆料,请联系邮箱:wzglyay@virxac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