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是大模型AGI的全面突破?还是人形机器人真的要走进我们生活、开始打工了?
不管是哪种可能,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多模态。
比如文本生成领域,已经有了号称"国运级"的 DeepSeek;视频这边,阿里家族的 Wan2.1 也强势来袭。
所以,接下来 AI 要往哪里走?我们需要让AI:打通感知、理解与操作,构建对真实世界的全面建模能力。
也可以这样理解 —— 如果文本是起点,图像是桥梁,视频是过渡,那多模态的下一步是什么?
或许是:3D生成?
3D 不只是"更高级的图像",它背后包含的是对物理世界的结构、空间、关系的建模。
这已经不是画画的问题了,而是让 AI 去搭建世界。
就像 Meta 的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在 2025 年的 AI 峰会上说的那样:
AI 想接近人类智慧,必须先学会理解物理世界。
所以说,让 AI 看懂、搞懂并构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是大模型真正要去的地方。
一、Claude + Blender + MCP
过去的3D建模,是设计师的专业技能:打开Blender、堆叠几百个面片、手动打光渲染……耗时高、成本高、门槛高。
MCP在尝试改变一切。
现在,借助Claude和一种叫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的协议,已经有人实现了这样一个流程:
用一句自然语言提示,Claude自动打开Blender,完成整个3D建模操作。
简单理解MCP就是类似于一个多口的type-c转接器,一个插口多个设备。
以前我们只是让AI说得好,现在AI结合MCP是真的能动手。
二、Tripo AI:让3D建模像输入文字一样简单
除了 Claude + MCP 这类AI操作工具,我们国产的 Tripo AI 也走出了另一条路:让AI成为建模工具本身。
在 Tripo AI 上,你只需:
输入一句话 或者 上传一张照片
AI就能生成完整的高质量3D模型。
官方网站:
https://www.tripo3d.ai/app?invite_code=7ZF04R
这一切背后的技术底座,来自 VAST 团队研发的 MIDI(Multi-instance Diffusion) 模型
MIDI 是在 2024 年底提出的一种 3D场景生成新方法,它可以实现:
从单张图像生成包含多个物体的完整3D场景
自动把握空间关系,确保物体不会漂浮、重叠或脱离环境语义
保留每个物体的几何质量
核心技术是多实例注意力机制,AI在生成过程中就能理解对象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传统的逐个拼装。
随着这样的3D生成AI的崛起,他们也在悄然生息的融入游戏界,目标打造更加丰富的游戏体验。
最近在刷到"万物太极"玩法,发现它是《燕云十六声》游戏中的一次AI试验:
玩家拍张照片上传,AI就能把现实中的物品快速生成3D模型,并放入游戏世界中。
这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把3D生成AI真正嵌入游戏机制的案例。
未来你想想,如果游戏中的武器、坐骑、角色,都是玩家自己通过AI生成,是不是体验感会瞬间拉满?
这才是真正的UGC进化版:AIGC UGC。
三、Tripo Clash:AI原生游戏的创作范式
Tripo AI背后的公司VAST,最近还发布了一篇重磅论文《Tripo Clash》,进一步探索了AI生成3D在游戏中的可能性。
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
玩家通过提示词实时生成角色,大模型自动配置属性和行为,角色可立即参与游戏互动与战斗。
这是一整套"所思即所得"的 AI 游戏生产线。
技术核心是三大模块:
实时3D模型生成:采用Tripo API + ComfyUI 提高生成稳定性;
行为逻辑自动生成:LLM根据提示词配置攻击模式、数值、技能;
可交互定制系统:玩家上传图片,AI提取风格用于模型生成。
此外,研究团队还做了玩家深度访谈,反馈非常有意思:
尽管AI生成的角色比不上人工手工细节,但个性化、可交互、玩法随机性极大提升了沉浸感与复玩率。
这跟传统的"AI+游戏"有本质区别。
比如《命运回廊》这种3A游戏用AI来省钱——AI配音、AI建模、AI写本子,做完一切却少了灵魂。
再比如 MidJourney + Suno AI 合作的《沙威玛传奇》虽然靠猎奇火了一阵,但玩法重复、体验割裂,玩家迅速流失。
Tripo Clash 体现的是一种前台化的AI创作系统,真正把AI当作内容界面而非降本手段。
这就是我们说的,AI不是替代人类创作者,而是想象力的放大器。
四、从所见即所得到所思即所构
AI 正在逐渐重构我们的创作流程。
过去我们是: 想 → 画图 → 建模 → 输出
现在变成了: 想 → 说出来 → 世界就自动生成了
展开想想,当你坐在电脑前,我们不再只是探索开发者设计好的地图,而是随时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与冒险。AI赋能的"所思即所构"不仅改变游戏业的生产范式,也更可能引发艺术、教育、社交甚至生活方式的。
也许几年之后,孩子们会在课堂上用AI亲手搭建太阳系;导演们用AI搭建电影场景,并实时调整拍摄视角;甚至你居住的家,都可以由AI提前建模并体验,每一处细节都与你的设想高度契合。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